近日,我院骨創(chuàng)傷一科趙占富主任團隊診治一名糖尿病足患者,并經(jīng)過充分準備順利完成了臨汾市首例脛骨橫向骨搬移技術治療糖尿病足。
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20余年,日常血糖控制不佳,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了全身多個器官組織(眼底、心臟、周圍血管、神經(jīng))的慢性損害以及功能障礙,其中雙眼視網(wǎng)膜及左足足趾更是因為嚴重病變在本次入院前行手術治療。
趙占富主任團隊應用目前國內(nèi)外流行的先進新技術,在我市首次采用脛骨微創(chuàng)橫向骨搬移對患者下肢血管病變進行治療,在遷移的過程中下肢毛細血管組織重新建立,從根源上改善由于肢體血供不足所導致的遠端組織缺血壞死。
骨搬移技術治療糖尿病足,是用小腿上的脛骨(粗骨)"開窗"一塊,每天緩慢的一個mm橫向拉,形成大量骨痂,也就是"骨折"以后生長的骨痂。它的作用,骨痂生長過程也就是毛細血管重建過程,毛細血管重建之后,上面分支到達毛細血管網(wǎng),足的血供得到改善。這在過去是沒有的,通過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網(wǎng)加壓到達足的血供,提高30%-40%血液供應量。
此項技術是預防糖尿病足繼續(xù)復發(fā)的一個有力的微創(chuàng)方法,這種手術簡單有效,對人身體沒有大的損害,搭架子后,骨搬移過程不影響日常生活,糖尿病足大部分患者都能接受,術后解決血供減少,解決足溫偏低等問題。特別是老年人更愿意接受,解決足部創(chuàng)面因缺血經(jīng)久不愈合的難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其中糖尿病足就是最容易發(fā)生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療比較困難,其導致足感染、潰瘍、壞疽,最后截肢。我院骨科采用脛骨橫向骨搬移術治療糖尿病足,是基于Ilizarov張力應力法則開發(fā)出來的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技術。采用脛骨截骨骨瓣利用橫向骨搬移外固定架,以每天1mm橫向牽拉搬移,實現(xiàn)肢體牽拉區(qū)域"新生血管與微循環(huán)"的重建,改善肢體遠端血供,最后使得糖尿病足潰瘍愈合。
脛骨橫向骨搬移的方法很好的解決了微循環(huán)重建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糖尿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壞死,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手術具有相對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短等特點,是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骨科孫江維)